王世襄 秋 虫 六 忆(转载)
日已过午,初秋的太阳真和中伏的那样毒,尤其是高粱地,土湿叶密,潮气捂在里面出不去,人处其中,如同闷在蒸笼里一般,说不出那份难受紫背金盘草图片。豆棵子一垄一垄地翻过去,扣了几个,稍稍整齐些,但还是不值得装罐。忽然噗地一声,眼前一亮,落在前面干豆叶上,黄麻头青翅殻,六条大腿,又粗又白。我扑上去,但拿着罩子的手直发抖,不敢果断地扣下去,怕伤了它。又一晃,跳走了。还算好,没有连着跳,它向前一爬,眼看钻进了悬空在地面上的高粱根。这回我怕沉住了气,双腿一跪,拿罩子迎在前头,轻轻用手指在后面顶,一跳进了罩子,我连忙把罩子扣在胸口,一面左手去掏山罐,一面三步并作两步跑出了高粱地,找了一块平而草稀的地方蹲了下来,把蛐蛐装入山罐。这时再仔细端详,确实长得不错,但不算大,只有七厘多。刚才手忙脚乱,眼睛发胀,以为将近一分呢。自己也觉得好笑。
山罐捆好了,又进地去逮紫背金盘草图片。一共装了七个罐。还是没有真大的。太累了,不逮了。回到西灞河庙前茶馆喝水去。灌了七八碗,又把山罐打开仔细看,比了又比,七条倒有三条不够格的,把它们送进了席篓。
太阳西斜,放开脚步回家去紫背金盘草图片。路上有卖烧饼的,吃了两个就不想吃了。逮蛐蛐总是只知道渴,不知道饿。到家之后要等歇过乏来,才想饱餐一顿呢。
去东灞河的第二年,我驱车去向往已久的苏家坨紫背金盘草图片。
苏家坨在北京西北郊,离温泉不远,早就是有名的蛐蛐产地紫背金盘草图片。清末民初,该地所产的身价高于山东蛐蛐,有《鱼虫雅集》为证。赵子臣曾对我说,在他二十来岁时,“专逮苏家坨,那里坡高沟深,一道接着一道,一条套着一条,蛐蛐又大又好。住上十天,准能挑回一挑来,七厘是小的,大的顶(音‘丁’,接近的意思)分。”他又说,“别忘了,那时店里一住就是二三十口子,都能逮回一挑来。”原来村里还有开着店,供逮蛐蛐的落脚。待我去时,蛐蛐已经退化了,质与量还不及小汤山附近的马坊。
此行已近白露,除了早秋用的那套‘行头’,又加上一个大电筒和一把签子紫背金盘草图片。
签子就是木柄上安一个花钻头子,用它扎入蛐蛐窝旁的土中,将它从洞穴中摇撼出来紫背金盘草图片。这一工具也有讲究。由于一般花钻头子小而窄,使不上劲,最好用清代军营里一种武器‘阿虎钻’头子。它形如晚春菠菜叶,宽大有尖,钢口又好,所以最为理想。我的一把上安黄花梨竹节纹柄,是傅老头匀(价钱的意思)给我的。北京老逮蛐蛐的都认识这一件‘武器’。
TABG:健康教育文具常识武汉夜生活热血传奇服务端游泳小常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冷饮小常识中学生活常识梁文道健康大产业煤炭常识道理生活小薇健康健康小屋生活的浪花小农妇的田园生活头皮健康新私服